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16)
十五、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關于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
轉載自:人民網-人民日報
1.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
(148)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面對國家安全環境的深刻變化,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把新時代強軍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建設強大的人民軍隊是我們黨的不懈追求。在各個曆史時期,我們黨都根據形勢任務的變化,及時提出明確的目標要求,引領我軍建設不斷向前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這是總結我們黨建軍治軍成功經驗、適應國際戰略形勢和國家安全環境發展變化、著眼于解決軍隊建設所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的。
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戰略支撐。我國正處在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前所未有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國防和軍隊建設是國家安全的堅強後盾,軍事手段是實現偉大夢想的保底手段。把軍隊搞得更強大,這樣底氣才足、腰杆才硬。必須服從服務于黨的曆史使命,把握新時代國家安全戰略需求,為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提供戰略支撐,為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提供戰略支撐,為拓展我國海外利益提供戰略支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戰略支撐,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149)軍隊要像軍隊的樣子。總結曆史和現實需要,“軍隊的樣子”就是強軍目標明確的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聽黨指揮是靈魂,決定軍隊建設的政治方向;能打勝仗是核心,反映軍隊的根本職能和軍隊建設的根本指向;作風優良是保證,關系軍隊的性質、宗旨、本色。這三條明確了加強軍隊建設的聚焦點和著力點,決定著軍隊發展方向,也決定著軍隊生死存亡。
強軍目標要貫徹到部隊建設各領域全過程,用以引領軍隊建設、改革和軍事鬥爭准備。要緊緊圍繞強軍目標想問題、作決策、抓建設,著力提高戰略謀劃能力、真打實備能力、改革創新能力、科學管理能力、狠抓落實能力,推動強軍目標在基層落地生根。廣大官兵要牢記強軍目標,堅定強軍信念,獻身強軍實踐,努力在強軍興軍征程中書寫出彩的軍旅人生。
2.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
(150)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政治優勢,是建軍之本、強軍之魂。我軍是黨締造的,一誕生便與黨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始終在黨的絕對領導下行動和戰鬥。建軍以來,我軍之所以能始終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經受住各種考驗,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最根本的就是靠黨的堅強領導。正是因為槍杆子始終掌握在黨的手裡,才保證了我軍在長期複雜鬥爭中沒有迷失方向,才保證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推進強軍事業,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確保人民軍隊永遠跟黨走。
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有一整套制度作保證的。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發端于南昌起義,奠基于三灣改編,定型于古田會議。經過長期發展,其制度日臻完善,形成了包括堅持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屬于黨中央、中央軍委,中央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實行黨委制、政治委員制、政治機關制,實行黨委統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實行支部建在連上等在內的一整套制度體系。
軍委主席負責制是憲法和黨章規定的,是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制度。“國家大柄,莫重于兵。”對這項制度的極端重要性,要從黨、國家和軍隊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高度來認識。軍委主席負責制,解決的是我軍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問題。中央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就是中央軍委主席負責中央軍委全面工作,領導指揮全國武裝力量,決定國防和軍隊建設一切重大問題。
(151)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首先全軍對黨要絕對忠誠。這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建軍的一條基本原則,是我們黨長期以來建軍治軍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對黨忠誠必須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衡量我軍是不是政治上合格,可以講很多條,但歸根到底要看這一條。對黨不忠是對黨和軍隊的致命威脅,必須旗幟鮮明加以反對。要加強忠誠度鑒別和政治考察,搞好“政治體檢”,防止“帶病提拔”,確保槍杆子牢牢掌握在對黨絕對忠誠的人手中。
著力提高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自覺和實際能力。要不要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始終是我們同各種敵對勢力鬥爭的一個焦點。我軍是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這是高度一致的。當前,敵對勢力加緊實施“政治轉基因”工程,極力鼓吹“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妄圖對我軍官兵拔根去魂。要深入開展軍魂教育,以積極主動的工作占領部隊思想陣地、輿論陣地、文化陣地,確保全軍始終同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權威,堅決聽從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指揮。
3.全面提高新時代備戰打仗能力
(152)軍隊首先是一個戰鬥隊,打仗和准備打仗是軍人的天職。我軍是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這個本領就是指能打仗、打勝仗。我軍許多年沒有打過仗了,打現代化戰爭能力不夠,各級幹部指揮現代化戰爭能力不夠,這兩個問題依然很現實地擺在我們面前。全軍要把備戰打仗作為主責主業,牢固樹立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強國強軍,戰略先行。軍事戰略科學准確,就是最大的勝算。積極防禦戰略思想是我們黨軍事戰略思想的基本點,要毫不動搖堅持,同時要豐富和完善其內涵。要與時俱進加強軍事戰略指導,進一步拓寬戰略視野、更新戰略思維、前移指導重心,把預防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統一起來,把備戰與止戰、威懾與實戰、戰爭行動與和平時期軍事力量運用作為一個整體加以運籌。要構建新時代軍事戰略體系,把新時代軍事戰略思想立起來,把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立起來,把備戰打仗指揮棒立起來,把抓備戰打仗的責任擔當立起來。要加強戰爭和作戰指導,解決好未來打什麼仗、同誰打仗問題,把握現代戰爭規律和戰爭指導規律,努力提高戰爭指導水平。
軍隊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勝仗,指揮是一個決定性因素。現代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其中很突出的一個方面就是指揮對抗的作用空前上升,作戰指揮戰略性、聯合性、時效性、專業性、精確性要求越來越高。要著力加強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和能力建設,堅持聯合作戰統一籌劃、統一指揮大方向,加快打造堅強高效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構建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幹高效的戰略戰役指揮體系,提高基于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
軍事鬥爭准備是軍隊的基本實踐活動,是維護和平、遏制危機、打贏戰爭的重要保證。能戰方能止戰,准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這就是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要堅持軍事鬥爭准備龍頭地位不動搖,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為導向,用打仗的標准推進軍事鬥爭准備,全面提高我軍威懾和實戰能力。做好隨時打硬仗的准備,立足最困難、最複雜情況,加強各方向各領域軍事鬥爭准備,提高軍事鬥爭准備的針對性實效性。把反恐軍事鬥爭准備擺到戰略位置抓緊抓好,堅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打仗硬碰硬,訓練必須實打實。軍事訓練實際上是未來戰爭的預演,是提高實戰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抓手。要堅定不移把軍事訓練擺在戰略位置、作為中心工作,強化戰訓一致思想,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堅持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打仗需要什麼就苦練什麼,部隊最缺什麼就專攻精練什麼。訓風不正是對官兵生命、對未來戰爭極大的不負責任。要進一步端正訓風、演風、考風,堅決摒棄訓為看、演為看等弄虛作假的訓練惡習。
思想的鏽蝕比槍炮的鏽蝕更可怕。一支軍隊衰敗往往是從滋生“和平積弊”開始的。要以整風精神對“和平積弊”來一個大起底、大掃除。戰爭不僅是物質的較量,更是精神的比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軍曆來以敢打敢拚聞名于世,過去我們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無論什麼時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千萬不能丟,必須大力培養敢于鬥爭、敢于勝利的血性膽魄。
4.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153)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必須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適應,軍事能力必須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戰略需求相適應。黨的十九大對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了戰略安排,強調要確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爭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更加注重聚焦實戰、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體系建設、更加注重集約高效、更加注重軍民融合,努力構建聯合作戰指揮體系、新型軍事管理體系、現代軍事力量體系、新型軍事訓練體系、新型軍事人才體系、國防科技創新體系、現代軍事政策制度體系、軍民融合發展體系。
政治建軍是我軍的立軍之本。在長期實踐中,實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證了我軍始終是黨絕對領導下的革命軍隊,為我軍戰勝強大敵人和艱難險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軍始終保持了人民軍隊的本色和作風。要發揮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把理想信念、黨性原則、戰鬥力標准、政治工作威信在全軍牢固立起來,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鍛造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過硬部隊。保持政治整訓勁頭和力度,著力整頓思想、整頓用人、整頓組織、整頓紀律,把軍隊作風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引向深入。全面加強新時代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鍛造堅強有力的黨組織,鍛造能夠擔當強軍重任的高素質幹部和人才隊伍,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制勝優勢。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為了設計和塑造軍隊未來。我們這支軍隊,靠改革創新走到現在,也要靠改革創新贏得未來。面對長期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不改革,不全面改革,不徹底改革,我軍是打不了仗、打不了勝仗的。必須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加快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按照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總原則推進領導指揮體制改革,構建起中央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中央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實現軍隊組織架構曆史性變革。推進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改變長期以來陸戰型、國土防禦型的力量結構和兵力布勢,建設強大的現代化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和武裝警察部隊,構建起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對軍事政策制度進行系統、深入改革,深化軍隊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創新軍事力量運用政策制度、重塑軍事力量建設政策制度、改革軍事管理政策制度,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政策制度體系。
科學技術是核心戰鬥力,是軍事發展中最活躍、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科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國家安全和軍事戰略全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我軍建設發展。必須全面實施科技興軍戰略,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把我軍建設模式和戰鬥力生成模式轉到創新驅動發展的軌道上來,努力把我軍建設成為創新型人民軍隊。必須堅持自主創新的戰略基點,加快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發展,加快軍事智能化發展。強化戰略管理,提高軍事系統運行效率和我軍建設質量效益。
法治是現代軍隊的鮮明特征,一支現代化軍隊必然是法治軍隊。要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強化全軍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維,加快構建完善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推動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堅持嚴字當頭、一嚴到底,下大氣力治松、治散、治虛、治軟,向一切不嚴不實問題開刀,確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5.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154)強國往往是經濟和軍事共同作用的結果。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基本依托,國防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國防實力要同經濟實力相匹配,不然就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安全保障。必須在國家總體戰略中兼顧發展和安全,科學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更廣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軍民融合。這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有利于增強國家戰爭潛力和國防實力。
軍民融合發展是興國之舉、強軍之策,目標是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逐步實現國家各領域戰略布局一體融合、戰略資源一體整合、戰略力量一體運用。要把軍民融合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在國家層面建立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的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需求對接、資源共享機制,完善軍民融合組織管理體系、工作運行體系、政策制度體系,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軍隊要善于運用社會一切優質資源和先進成果,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有機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地方要注重在經濟建設中貫徹國防需求,自覺把經濟布局調整同國防布局完善有機結合起來。
軍民融合涉及領域寬、範圍廣、內容多,必須向重點領域聚焦用力,打造軍民融合的龍頭工程、精品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和國防科技工業、武器裝備采購、人才培養、軍隊保障社會化等領域軍民融合潛力巨大,要盤活用好存量資源,優化配置增量資源。著眼謀取戰略競爭新優勢,推動融合由傳統領域向新興領域拓展,提高海洋、太空、網信、生物、新能源等領域核心競爭力,形成多維一體、協同推進、跨越發展的新興領域融合發展布局。
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要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觀念,使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成為全社會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努力建設強大穩固的現代邊海空防,增強打贏未來戰爭的國防潛力。軍政軍民團結是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重要政治保障。要大力弘揚軍愛民、民擁軍的光榮傳統,不斷發展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關系,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